老人去世比往年多很多?为何冬季是老人离世的高峰期?真相来了

民间有句俗语,老人难过冬,意思就是老人容易在冬天去世,尤其是高龄老年人,其实临床上也相应的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暨南大学以及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员曾联合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约有59.39万人的死亡可归因于不适环境温度,其中低温死亡占比58.08万、高温死亡占1.39万。

在不适环境温度相关死亡里,绝大部分的患者死于心血管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中中风、慢阻肺、慢性肾病较为常见。

1、中风

中风已经成为我国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首要疾病,为什么冬天容易发生中风?

因为在寒冷季节里,人在受到冷空气刺激后会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继而会让全身的毛细血管出现痉挛性收缩,血液循环的阻力会因此而增加。最终容易引起左心室、脑部负荷加重,诱发血压升高,血小板也容易在此时凝集形成血栓。

而老年人本身生理功能就有所减退,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力、抵抗力均有所下降,再加上很多老年人本身就患有慢性疾病,受到寒冷刺激后发生中风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2、慢阻肺

冬季天气寒冷,慢阻肺发病的几率也会明显上升。主要原因与寒冷空气刺激呼吸道,导致器官痉挛相关。一些慢阻肺患者因为气道收缩、排痰不畅,容易引起呼吸道黏膜受损、纤毛运动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发生局部感染的风险会上升。

且冬季的气候较为干燥,容易引起鼻粘膜、呼吸道黏膜损伤,让细菌、病毒有机可乘,继而让慢阻肺患者的病情加重。

3、慢性肾病

冬天温度变化较大,感冒出现的频率会比其他季节要高许多。而感冒是诱发肾病患者出现肾脏损伤的主要诱因之一,肾病患者在出现怕冷、怕风以及咽喉痒痛等轻微不适症状时,很容易会忽略,但这些症状对肾脏的损伤是很严重的。一般慢性肾炎患者在感冒当天或第二天会加剧肾脏损伤,而急性肾炎一般会在感冒10~14天后出现症状,表现为浮肿、血尿等。

 

老年人是格外脆弱的群体,截止到20225月,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美国因新冠病毒而死亡的人数超过了100万,其中74.4%的死亡人群是年龄≥65岁的老年人。

数据显示,我国约有1.9亿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常见的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大约有75%60岁以上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43%同时患有≥2种慢性病。

对于老年人而言,冬季需要注重自身的保护,在生活中可以多做一些养生的措施,帮助保护自己。

老话常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其中的藏精就是贮藏阴精,中医上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根本。简单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在说冬季如若没有做好养生的话,会导致春天时人体无法很好地生发阳气,继而会让身体患病的风险上升。

 

问题来了,冬天如何藏精

1、睡眠

冬季应该要早睡晚起,这样做可以避免惊扰人体内的阳气,等到太阳出来了再起身。建议冬季晚上1030之前要上床休息,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要少于8小时。

2、衣着

冬季要注意增衣保暖,切不可要风度不要温度。穿着足够的衣服可以避免寒邪入侵身体,预防精气损伤。

3、饮食

饮食上要注意少吃辛辣刺激、寒凉黏硬、生冷以及咸味的食物,饮食上要注意多以温热的为主。

4、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帮助加快体内的血液循环,还能排出体内寒气,帮助身体提高免疫力。在运动时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宜。

 

老年人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1、接种疫苗

老年人要尽早接种新冠疫苗,最好全程接种加上加强针接种,接种疫苗可帮助降低重症的发生率。

2、减少外出

日常尽可能减少外出,尤其是人群聚集的封闭场所尽量不要去。如若需要外出的话,要注意佩戴好口罩,回家后要及时消毒。

3、勤洗手

用流动的清水、洗手液以及免洗消毒凝胶等保持手部卫生,日常接触外界的物品后也要及时消毒洗手。

4、多通风

建议每天都要开窗几次通风,不要长时间让屋内环境处于密闭环境下。

冬季是很多疾病的高发期,尤其对于老年人而言,一定一定要重视自身的身体表现,在出现异常时及时就医检查,尤其是现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要做好防护,各位年轻人,也请好好保护身边的老年人。

 

来源:39健康网